大叶黄杨移栽后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护管理措施:
一、土壤管理
土壤选择:大叶黄杨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佳。在移栽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并去除其中的石块、杂草等杂质。同时,可适量添加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土壤保湿:大叶黄杨喜欢湿润环境,但不喜欢过湿环境。移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造成根部腐烂。浇水时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时再浇水,浇水要浇透,避免天天浇水和浇不透的现象发生。
二、水分管理
浇水时机:大叶黄杨一年四季不能缺水,特别是移栽后的小苗,栽种好后要立刻浇头水,第二天再浇水,第五天再进行浇水,可以提高成活率。冬季浇足防冻水可提高御寒能力。夏天气温高时应及时浇水,并对其进行叶面喷雾,但需注意夏季浇水只能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中午温度高时则不宜浇水。
排水处理:夏季大雨后,要及时将积水排除,积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根系因缺氧而腐烂,从而使植株落叶或死亡。
三、光照管理
光照需求:大叶黄杨喜光照,不宜栽植在树荫下,否则容易生长不良。移栽时要选择光照好的区域栽种,有利生长。但需注意避免夏季强光直射,以免灼伤叶片。
四、施肥管理
施肥时机:大叶黄杨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移栽后可适当施用底肥,并在生长旺季每隔15~20天追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冬季植株休眠期不宜施肥。
施肥方法:施肥时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肥害。可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浇水使其溶解并渗透到土壤中。
五、修剪管理
修剪时机:移栽后的大叶黄杨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促进其生长和成型。修剪时机通常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修剪方法:修剪时应去除病枝、弱枝、枯枝和过密枝,以促进植株的通风透光。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短截和疏剪,以塑造出理想的树形。修剪时要使用锋利的修剪工具,并确保修剪口平整光滑,以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
六、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大叶黄杨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的侵袭。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常见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防治方法: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保持植株周围的整洁和通风良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大叶黄杨移栽后的养护管理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光照管理、施肥管理、修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只有做好这些养护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大叶黄杨健康生长并展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