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的种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
大叶黄杨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沙土、壤土、褐土均可种植,但翻耕后需施入有机肥料,每亩约2000公斤左右,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种植方式与时间
种子播种法:选择形态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需将种子外面的红色覆盖物取下,晾干后放入湿沙中催芽。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和种子成熟情况而定,一般在春季进行。
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是大叶黄杨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硬枝扦插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之间进行,嫩枝扦插则在春季进行。扦插时需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生根。
嫁接育种方法:嫁接时以丝绵木为砧木,再嫁接大叶黄杨的枝条。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和成活率的提高。
压条繁殖法:选择2年以上的树枝进行压条繁殖,将枝条压弯并固定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压条繁殖的成活率较高,且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三、浇水与施肥
浇水:大叶黄杨喜水,全年不能缺水。特别是在移栽后的初期和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需注意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在北方气候干燥的季节,更需注意及时浇水。
施肥:大叶黄杨在生长期对氮肥的需求较大,而在秋季停止生长时,对钾肥的需求增加。因此,在生长期需适量施入氮肥,促进枝叶生长;在秋季则需施入钾肥,以促进木质化和提高抗寒性。同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供全面的养分。
四、中耕除草与修剪
中耕除草:新栽的大叶黄杨苗木需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和减少杂草竞争养分。中耕时需避免损伤根系。
修剪:大叶黄杨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和萌芽力,需适时进行修剪以培育理想主干和丰富侧枝。修剪时需保持树冠丰满、均匀、紧凑、结实。同时,需及时剪除枯枝、病枝和虫枝,以保持植株健康。
五、病虫害防治
大叶黄杨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白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可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发现病虫害时,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大叶黄杨的种殖方法包括土壤选择与准备、种植方式与时间、浇水与施肥、中耕除草与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只有全面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大叶黄杨的健康生长和良好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