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病虫害。以下是大叶黄杨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及防治
褐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具有深黄色圆状斑点,后逐渐变棕褐色,夏季高温高湿时期为发病高峰期。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状,发病后期,病斑变成赭石色或灰色。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落叶并销毁,减少侵染源;早春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通风透光,及时修剪过密枝条;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7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喷34次。
白粉病
症状: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和嫩梢。发病时,叶片上着生有白色圆形斑,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连接成不规则状大病斑,手抹可有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者可使嫩叶畸形,老叶皱缩,嫩梢萎缩。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清除落叶并烧毁;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发病时可喷施70%硫菌灵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用10%多效霉素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
煤污病
症状:主要侵染大叶黄杨的叶片,发病初期呈点片状煤烟状,以后逐渐扩大连接成片,重者可覆盖整个叶面,常出现薄片状,会开裂、剥落。
防治方法:及时杀灭蚜虫、介壳虫;种植不可过密,及时修剪,加强通风透光;如有发生可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两次,每15天一次,或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
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1至2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至1000倍25%的敌力脱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剂,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行3至4次。
叶斑病
症状: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常见虫害及防治
扁刺蛾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幼虫发生量较大时,可将植株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挖除越冬茧,杀灭越冬幼虫;如有幼虫危害可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杀。
红蜘蛛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植株受害后,叶片极易脱落,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早春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如有发生可喷施1.8%阿维菌素60008000倍液或30%克螨特可湿性颗粒500倍液进行防治。
褐边绿刺蛾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采用Bt乳剂500倍液或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颗粒300倍液喷洒。
棉蚜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使叶片卷曲,影响生长和观赏,还易导致煤污病。
防治方法:5月中旬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进行防治;如已发生,可先将卷曲的叶片修剪掉,然后再喷施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丝棉木金星尺蛾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幼虫喷洒25%灭幼脲1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Bt乳剂500~800倍液或20%灭扫剂乳油2000倍液。
双斑锦天牛
危害:主要危害较粗大的基干。
防治方法:成虫产卵盛期向植株干基部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或于成虫期喷洒绿色威雷500倍液。
卫矛矢尖盾蚧
危害:以雌成虫在枝条和叶片上越冬,危害植株。
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期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防治;若虫结蜡初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日本龟蜡蚧
危害: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在若虫初孵期喷施1.2%烟参碱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杀;若虫结蜡初期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1500倍液防治。
黄杨绢叶螟
危害: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促使黄杨发育健壮,增加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幼虫危害严重时,使用药剂进行喷施防治。
综上,大叶黄杨的病虫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