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嫁接前后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养护管理措施:
嫁接前准备
选择砧木与接穗:
砧木一般选择丝棉木或银杏等与大叶黄杨亲和力强的树种,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接穗应选择大叶黄杨的健壮枝条,最好是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这样的枝条生命力旺盛,嫁接后容易成活。
土壤准备:
嫁接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土壤应保持微酸性,pH值在6.0~7.0之间较为适宜。
工具准备:
准备好嫁接刀、剪刀、塑料薄膜、细绳等嫁接工具,并确保工具干净、锋利,以减少嫁接过程中的伤口感染。
嫁接过程
嫁接时间:
大叶黄杨的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嫁接在萌芽前进行,秋季嫁接在落叶前进行。
嫁接方法:
可采用劈接法、插皮接法等嫁接方法。劈接法适用于较粗的砧木,插皮接法适用于较细的砧木。
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并用塑料薄膜或细绳将接口绑紧,以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
嫁接后养护
浇水与保湿:
嫁接后应立即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可采用喷雾的方式对嫁接部位进行保湿,每天喷雾23次,持续710天。
遮荫与通风:
嫁接后应将植株置于半阴处养护,避免强光直射造成伤口灼伤。
同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减少病菌滋生。
检查与补接:
嫁接后15~25天应检查嫁接成活率。若接穗变黑或变褐,则表明嫁接不成功,应及时进行补接。
施肥与修剪:
嫁接成活后,应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生长。
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和过密枝,以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嫁接后的大叶黄杨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可采用喷洒农药、悬挂黄板等方法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大叶黄杨嫁接前后的养护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壤准备、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法的选择以及嫁接后的浇水保湿、遮荫通风、检查补接、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大叶黄杨嫁接的成功率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