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槐的肥水管理与疾病预防是确保其健康生长和保持良好观赏效果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一、肥水管理
1. 水分管理
浇水原则:金枝槐怕涝,在栽培养护中应使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浇水要适量,避免过量导致根部腐烂。
浇水时期:起苗前4至5天要给苗浇一次透水,这样不仅可以使植株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利于栽种后成活,还利于挖苗时土壤成球。新种植的金枝槐,其表土需保持湿润。
排水措施:在平地或水田种植时,要特别注意排水,修建排水管道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避免渍水对金枝槐造成危害。
2.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金枝槐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其生长,但施肥要适量,避免过量导致烧根或徒长。
施肥时期与肥料选择:
花前: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以提高开花的质量和春季生长。
花后:施用一次氮肥,以提高植株的生长量,扩大营养面积。
七八月:施用一次磷钾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条的木质化程度。
入冬前:结合浇冬水施用一次腐熟发酵的圈肥。
冬季:进行扩坑施基肥,为金枝槐长大后成材丰产做好充足的前提准备工作。
3. 其他管理措施
松土与除草:定期松土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金枝槐根系的呼吸和生长。同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金枝槐养分的竞争。
二、疾病预防
1. 主要病害及症状
叶部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初呈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大或多个小斑融合成大枯死斑。
干部病害:主要为腐烂病,分为枯梢型和干腐型两种。枯梢型多发生在侧枝及顶梢上,干腐型多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
根部病害:主要为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在病株根部越冬,通过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
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林下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树、病死树及枝条。冬季清除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源。
化学防治:
叶部病害: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干部病害:发现伤口或病斑及时涂抹杀菌剂,如15%氢氧化钠溶液、20倍波尔多液或30倍甲基硫菌灵等。雨季空气湿度大时,用50%退菌特200倍液喷干,防止病菌传播。
根部病害:早春、夏末、秋季及休眠期在树干基部挖沟灌药预防;一旦染病及时清除病根并用杀菌剂消毒。
物理防治:如树干涂白,用涂白剂(生石灰、硫磺、盐、黏土等黏着剂和水熬制而成)进行树干涂白,其中生石灰和硫磺具有杀菌治虫的作用,食盐和黏着剂可以延长作用时间,从源头上防止产卵。
综上所述,金枝槐的肥水管理与疾病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松土与除草以及病害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可以确保金枝槐的健康生长和良好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