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良好观赏效果的关键。以下是一份针对金叶女贞病虫害的全面防治攻略:
一、病害防治
褐斑病
种植初期用五氯硝基苯或福尔马林消毒土壤。
生长期不宜多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发病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每周喷一次,连续用药3-4次。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随着气温上升,病斑可能相连,导致叶片焦枯脱落。
病原: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引起。
防治方法:
煤污病
加强生长期修剪,避免苗圃高温高湿的环境。
前期要及时防治山西品粉蚧和康氏粉蚧等害虫。
如有煤污病发生,应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颗粒6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喷3-4次。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枝干,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此后逐渐增多,形成大片黑色覆盖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病原:病原菌为半知菌类真菌中的煤炱菌。
防治方法:
立枯病
栽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
不引进带病苗。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溉,每10天一次,连续灌溉3-4次。
及时拔除带病苗并烧毁。
症状:导致植物失去光泽,叶子枯萎,树枝和表皮容易脱落,地下部分的根会枯萎和折断。
病原:由半知菌类真菌尖孢镰刀菌侵染所致。
防治方法:
枯萎病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的抗性。
5月中下旬对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防,可用代森锌、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
发病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600-7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浇灌,每10-15天浇灌一次,连浇6-7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症状:叶片萎蔫下垂,失去光泽,逐渐枯黄,整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须根枯死。
病原:一种真菌性系统侵染型病害。
防治方法:
二、虫害防治
粉蚧(如金叶女贞粉蚧、山西品粉蚧、康氏粉蚧等)
合理密植,为后期生长留出较充足的空间。
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促使植株健壮。
在若虫盛发期至成虫盛发期,用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连续喷施2-3次。
危害方式:成虫和若虫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和枝条等处刺吸植物汁液,诱发煤污病,引起提早落叶,严重时造成枝株死亡。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椭圆形,全身覆被白色蜡粉;雄成虫体较小,有翅。卵椭圆形,橘黄色,卵囊灰白色,棉絮状。若虫初孵时椭圆形,老龄若虫足发达,尾端有白色长短蜡丝各一对。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等处越冬。
防治方法:
卷叶蛾(如褐带卷叶蛾、苹果痣小卷蛾等)
在幼虫期喷洒Bt乳剂、灭幼脲3号、除虫脲、1.2%烟参碱、10%氯氰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
危害方式: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
防治方法:
蛴螬
用堆肥、厩肥做基肥时,要充分腐熟后施用。
危害面积较小时,可挖出苗木根际附近的幼虫。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或趋光性进行捕杀。
在成虫取食危害期或幼虫危害期,喷洒或浇灌杀虫剂进行防治。
危害方式:是金龟子的幼虫,咬食金叶女贞的根部,造成植株长势衰弱或死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幼虫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
其他害虫
如六星黑点豹蠹蛾、咖啡木蠹蛾、霜天蛾、桑褶翅天蛾、美国白蛾、女贞潜叶跳甲、黄环绢须野螟等,可根据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增强植株的生长势及抗病能力。
及时修剪:修剪病弱枝、徒长枝等,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药物防治:在病虫害初期,及时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频率,避免对植株造成药害。
改善环境条件:保持苗圃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养护管理,合理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良好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