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树种,其品种和杂交品种也相当丰富。以下是对白蜡树主要品种和杂交品种的归纳:
一、主要品种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
又称白蜡杆、小叶白蜡、速生白蜡、新疆小叶白蜡、云南梣、尖叶梣、川梣等。
落叶乔木,高约15米,树皮淡黄色且粗糙。
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甚广,主要经济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
性耐瘠薄干旱,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可用于编制各种用具。
洋白蜡(美国红梣,Fraxinus pennsylvanica)
原产于美国东海岸至落基山脉一带,生于河湖边岸湿润地段。
树姿美丽,我国引种已久,全国普遍栽培。
与白蜡树的区别在于:果的翅长于种子或近等长;羽状复叶具小叶7~9枚,小叶柄基部几不膨大,叶片较细瘦。
花梣(F. ornus L.)
原产于欧洲南部、亚洲西南部。
常作为观花林木广泛栽培。
窄叶梣(F. angustifolia Vahl)
原产于欧洲中南部、非洲西南部和亚洲西南部。
观赏价值高,常用于行道树和园林观赏。
绒毛白蜡(F. velutina Torr.)
引自北美。
具有抗性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对北方盐碱地区的林业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红梣(F. pennsylvanica Marshall)
引自北美。
与绒毛白蜡类似,具有优良的生长特性和抗性。
二、杂交品种
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白蜡树的杂交品种也逐渐增多。例如,通过人工杂交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生长特性、抗病虫害能力以及观赏价值的杂交白蜡树。这些杂交品种通常结合了亲本树种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具体的杂交品种名称和特性可能因育种单位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还有一些通过自然杂交形成的白蜡树品种,这些品种可能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为白蜡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总的来说,白蜡树的品种和杂交品种非常丰富,具有广泛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品种的生长特性和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