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树栽培从选种到成林是一个细致且系统的过程,以下是从选种、播种、育苗、移栽、管理到成林的全程指导:
一、选种
种子来源: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国槐作为母树,采集其成熟、饱满的种子。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需进行温水浸泡处理,使其吸水膨胀,提高发芽率。也可采用沙藏法进行催芽处理。
二、播种
播种时间:春季是播种的最佳时期,一般选择4月上中旬进行。
播种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育苗地。
播种方法:可采用垄播或平播方式。垄播时,垄距7080厘米,垄底宽4050厘米,面宽30厘米左右,高1520厘米。平播时,行距6070厘米,播幅510厘米。播种量每亩1012千克。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有条件时可覆膜保湿。
三、育苗
苗期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出苗后,要适时除草、松土,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
间苗与定苗:在苗高15厘米时,进行23次间苗,定苗株距1015厘米,亩留苗量8000株左右。
施肥:6月上旬结合浇水可亩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8~10千克,7~8月份追施尿素(最好掺入适量复混肥)2~3次,每次施肥量30千克左右。9月份以后不再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四、移栽
移栽时间:春季或秋季是移栽的最佳时期。春季应在萌芽前进行,秋季应在落叶后进行。
移栽方法:移栽时,要随挖随栽,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损伤。栽植深度与原土印深度一致或略深。填土时要先填熟土,后填生土。
浇水与夯实: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夯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五、管理
浇水与排水: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决定浇水次数。一般情况下,出苗后至雨季前浇2~3次水,圃地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遇涝害时及时排水。
修剪整形:根据需要可以整形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杯状形和自然式合轴主干形等树形。修剪时要保留强壮顶芽、直立芽,养成健壮的各级分枝。
病虫害防治:国槐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溃疡病等,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槐蚜、槐尺蠖等,可选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药剂复配防治。
六、成林
生长环境:国槐喜阳光、耐寒、耐旱、稍耐阴,不耐干旱和阴湿。在低洼积水处会生长不良。因此,要确保国槐生长环境光照充足、排水良好。
土壤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深翻、松土、施肥等操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病虫害防治:继续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国槐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的细致管理,国槐树将从选种到成林逐步茁壮成长。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国槐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并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